全美科學教師協會推薦 | 跟大師學創造力 | 近200個STEAM實驗深度學習力套書
- NC
- 28分钟前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
身為一位高度關注教育的家長,我經常在想一個問題,就是那些改變世界的大師,當年還是孩子的時候,究竟是怎樣被啟發的呢?伽利略、牛頓、達爾文、達文西、貝多芬……他們並非天賦異稟的傳奇人物,而是在不斷的好奇心與探索中,成就了自己的視野。因此,與其仰望天才,不如帶孩子走進大師們的童年,而這套由美國芝加哥評論出版社 (Chicago Review Press) 所推出的《跟大師學創造力》(For Kids) 系列,正是為此而生。每一本均結合了「生動的傳記故事」與「20多個簡單易行的STEAM實驗」,讓孩子一邊認識大師的生平,一邊動手重現他們的發明。從伽利略的月相觀測、牛頓的運動定律、達爾文的物競天擇、到達文西的工程素描,孩子可透過閱讀 (Reading) 與遊戲 (play),理解科學、科技、工程、藝術、工程的原理,培養跨域思考和創造能力。


【每天都要一起玩獨家加碼!凡於本團下單《跟大師學創造力1-9》全套,或任挑任選滿2475元,即可獲得團隊獨家設計的「小小大師養成計畫:900題閱讀理解訓練手冊」電子檔一套,根據愛因斯坦/伽利略/牛頓/達爾文/達文西/貝多芬/瑞秋卡爾/梵谷/阿波羅登月等九大主題內容為核心基礎、每位大師各設計 100 題精心編寫的閱讀理解題目,合計900題,幫助孩子檢視是否理解書中內容,循序漸進地培養深度閱讀與思考力!有自信的應對未來各領域的升學挑戰!】



一、全美科學教師協會推薦《跟大師學創造力》STEAM系列簡介
《跟大師學創造力》目前全套共有九冊,適合小學中高年級以上孩童閱讀,每一冊講述一位科學家或藝術家的生平與創新,並分別設計了21-25個STEAM實驗,合計超過200多個實作活動,帶領孩子運用簡單材料親手嘗試大師的發現,再搭配大事年表、名詞解釋、參考網站等,全方位均衡人文、科學與藝術素養教育。因此,自推出以來陸續榮獲全球各項殊榮,包括美國科學教師協會 (NSTA) 推薦、第41次中小學生優良讀物推介、2017年 OPENBOOK 好書獎「最佳青少年圖書大獎」、2023年《天下雜誌》「希望閱讀百本好書」、好書大家讀「第74、84梯次推薦好書」等,意味著期科學活動與故事內容在教育界是具有認可度的。



現在,我們就來進一步整理《跟大師學創造力》幾個值得推薦的特色:
1. 跨領域結合:人文與STEAM並重,落實STEAM+Reading精神
本系列以科學家與藝術家的故事串聯自然、科學、藝術與人文,讓孩子在閱讀中自然接觸多元領域,實踐「STEAM+Reading」的跨學科精神。透過生動的傳記和發明故事,孩子能理解科學與藝術之間的密切關聯,打破單一科目界線。




2. 實驗活動豐富:多元操作設計,培養深度學習力
全套九冊安排近200個實驗與活動,從伽利略的擺錘到阿波羅火箭模型,涵蓋自然、物理、數學、藝術等不同主題。每個活動都附有清楚的步驟,引導孩子動手操作、觀察與反思,進一步深化閱讀理解與思考力。



3. 教材架構完整:附年表詞彙索引,方便延伸探索
除了故事和實驗,書中還提供大事年表、重要名詞解釋、著作索引與參考網站,幫助孩子或家長延伸閱讀。這種結構讓孩子不止停留在書本,更能自主地去查詢相關知識,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。






4. 真實圖片呈現:結合插畫照片,提升閱讀臨場感
每冊收錄原文插畫、照片以及相關藝術作品,讓孩子透過視覺與文字雙重刺激,更具體地感受科學現象與歷史故事。這樣的視覺呈現有助於孩子在閱讀過程中保持專注,也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。





5. 材料容易取得:家中可操作,輕鬆完成趣味實驗
書中的實驗設計對照國小至國中基礎課程,所需材料大多是家中常見的物品,像是紙、橡皮筋、瓶罐等。即使在沒有專業設備的環境下,孩子也能親手完成,家長陪伴時也更加輕鬆,學習與親子互動兼顧。




二、全美科學教師協會推薦《跟大師學創造力》STEAM各冊介紹
1. 伽利略的大發現(約25個科學實驗)
收錄關於重力、擺錘、月相等實驗,讓孩子親手驗證伽利略的理論;同時介紹他熱愛科學、數學及音樂的多元才能。內容講述伽利略如何用望遠鏡觀察天體、提出劃時代的學說,並將理論付諸實際發明。






2. 牛頓的物理學探索(21個實驗)
實驗涵蓋水車、月相記錄及以硬幣、滑板測試三大運動定律。孩子可藉此理解力學與光學。書籍描寫牛頓孤僻但充滿好奇,在短短數年間創造了反射式望遠鏡、行星和彗星運動理論、多色光學和微積分。他用三條運動定律奠定物理基礎。







3. 達爾文與演化論(21個自然實驗)
包含製作化石、辨識植物、仿擬自然選擇等實驗,幫助孩子理解演化機制。達爾文從熱愛自然出發,勇敢踏上未知旅程,經過長期觀察與自我辯論,提出革命性的演化理論。書中以冒險故事帶領讀者探索達爾文如何解答生物學難題。






4. 達文西的藝術創舉(21個活動)
活動如計算投石機發射角度、素描動物、製作地圖及學習欣賞畫作,將藝術與科學結合。達文西主張藝術家要向自然學習;他同時是畫家、雕塑家、軍事工程師、科學家與發明家。書中介紹他的眾多構想,包括坦克、潛水衣和飛行器。






5. 貝多芬與他的音樂(21個創意實驗)
透過活動讓孩子認識樂曲主題、旋律與節奏,並體驗作曲者的情感。書籍描述貝多芬擴展古典樂的疆界,寫下超越時代的傑作;內容呈現他的童年、家庭、音樂天賦與火爆個性。Google Books 補充他如何倡導自由與平等,並在失聰後仍堅持創作;書中也說明對位、即興與動機等音樂概念。






6. 瑞秋‧卡森與環境保育(21個生態實驗)
透過自然觀察和小型生態實作,使孩子理解生態系統互相關聯的重要性。瑞秋‧卡森在《寂靜的春天》中警示人類破壞自然。此冊描寫她如何喚醒公眾意識,啟發持續至今的環保運動。






7. 愛因斯坦與相對論(21個科學練習)
用簡單材料演練光速、重力和時空概念,幫助孩子理解相對論。愛因斯坦童年因收到指南針而激起對自然的好奇;他後來顛覆人類對宇宙和時間的認識。書中也呈現他機智、友善且謙遜的性格。








8. 梵谷的藝術創造(21個藝術活動)
讓孩子嘗試後印象派畫法、模仿梵谷的色彩與筆觸,並理解藝術表現。梵谷原想投身宗教服務,但後來走向藝術之路。他經歷艱辛的學徒期後,創造出獨特風格,對藝術界產生巨大震撼。書中還介紹他與高更、羅特列克等藝術家的互動及後印象派發展等。









תגובות